20世纪50年代,由于平面屋顶结构简单,造价经济,在全国尤其是西北等干旱少雨的地区被大肆推广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变迁,人们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,对住房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耐用。环保、节能、低碳、可再生利用等绿色概念已经进入了平常百姓家。 现今,老旧的平面屋顶由于存在着隔热保温效果差、渗漏以及外观陈旧古板等问题,已不能再满足人们对于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,已不能再满足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“红楼绿瓦”建筑文化的审美观。但是,由于这些旧楼房大多还有十几、二十年的使用寿命,所以为了发挥旧房的价值,提升旧房的外观形象,节约能源,改善居住条件,于是“平改坡”工程应势而生…… “平改坡”工程最早见于1999年上海。当时上海市**为了改善市民居住条件,在建筑结构许可的条件下,将多层住宅平屋面改建成坡屋面,并对外墙面进行整修装饰,达到改善住宅性能和建筑物外观视觉效果,统称为“平改坡”工程。此后“平改坡”工程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蓬勃扩展开。 由于“平改坡”的楼房较老旧,房屋承重结构要求高,且在居民区,所以重量轻、质量优、施工方便快捷的塑料瓦成为了“平改坡”工程屋面瓦的**。早期,“平改坡”工程屋